卡车定损遭扯皮 车辆统筹风险凸显监管部门出手整治
- 来源: 中国汽车报
- 时间:2021-09-16 16:00:14
日前,一则关于货车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不定损,货车车主理赔难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近日多地还出现了营运货车被商业保险公司拒保的现象,这也让货车投保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保险公司为何“谈货色变”?
作为我国的法定保险,交强险是国家规定车辆必须投保的险种,它能最大程度为交通事故受害者提供基本保障,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对于广大营运货车车主来说,交强险、商业险等险种犹如“防护伞”,帮助其进行风险管理和成本保障。但现实情况中,营运货车投保难已成为当前车险市场的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营运货车一直被保险公司边缘化,在车险综改后,货车投保难的问题日益加剧,尤其是自卸车、搅拌车等出险率比较高的车型,可谓是一“险”难求。
据多位卡车司机反映,交强险投保的难度较小,即便无法成功投保,车主还可以向银保监局投诉解决。相较之下,商业险投保问题则十分突出。保险公司虽不会直接拒保,但会以各种理由故意刁难,比如无法确认提交保单,系统升级无法购买,公司相关业务额度有限,或者要求将车辆开至保险公司楼下才能办理业务等。另外,坐地起价等限制承保的措施,也让很多车主不得不知难而退。
“如今,货车上保险要经历拒保、限额、加费、预约排队等多种磨难。”河南洛阳卡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这一系列问题让不少车辆陷入脱保、停运的困境,给卡车司机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指出,现在全国范围内能为商用车提供承保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足6家,提供区域性承保业务的只有4~5家,该行业存在竞争不充分、保费价格持续攀升的现象。在货车保险变为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多数货车的运营保障严重不足,而部分未能上保险的货车只能冒着风险“裸奔”上路,导致公共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持续增加。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保有量已突破4000万辆,而作为整个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货车保费市场的规模也达到了6000亿元以上。如此诱人的蓝海市场,为何却成为了保险公司眼中的“烫手山芋”?
对此,车险行业资深专家指出,一是营运货车通常处于多拉快跑的状态,车辆损耗大,造成各类承保责任的出险频率高;二是营运货车特别是危险品运输车和工程搅拌车、渣土车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对公共交通参与者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较大;三是卡车司机普遍存在操作不当、疲劳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且职业培训开展难度大,导致事故率高;四是货车配件价格和修理费用偏高,骗保事件频发。此外,受车险综改影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利润考核放在了首位。由于营运车辆赔付率高、赔款金额大,保险价格难以覆盖成本,所以货车保险被视为会导致公司亏损的“垃圾业务”。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车型基础定价、系数调整没有细分。”钟渭平表示,不同于乘用车,商用车的应用场景极其复杂,即便是同一种车型,其应用场景也多达几十种,但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却是少之又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相关条例规定,保险公司拒绝或拖延承保是不合法的,出险亏损不应成为保险公司拒保的借口。卡车司机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车辆统筹风险凸显 监管部门出手整治
据了解,由于营运车辆长期存在投保难、投保贵的问题,促使一些货车车主将目光转向各类统筹互助服务。
统筹互助服务起初是由大型运输集团为加强公司内部车辆互保互助而设立的,并不对外经营,直到2012年得到国务院政策的支持,加之相较于正规的商业保险,其拥有价格低、条款更为灵活的优势,使得车辆安全统筹互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以及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车辆安全统筹互助业务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车主购买该服务后,在出现事故时难以获得赔偿;统筹互助机构携款“跑路”等,因此有关车辆安全统筹互助服务的投诉屡见不鲜。
如今,货车统筹互助乱象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相关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先后展开了密集调研,制定了相关工作预案。不过,在保险业内人士看来,想要解决上述风险,还需彻底解决商业保险公司花式拖延、委婉拒绝车主投保诉求的问题。
强化精细管理 多方联手建立分摊机制
营运货车投保难的背后,是保险公司对这一业务盈利性的考虑。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保险公司拒保货车商业险符合商业逻辑,但营运车辆的运输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不仅关系到人身安全,还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好车主投保诉求与保险公司盈利之间的矛盾至关重要。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货车保险市场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对于赔付率高的营运车险业务,保险公司只能通过提价的方式,达到规避亏损风险的目的。但随着车险综改的推进,保险公司应该加强精细化管理,考虑如何实现风险与定价之间的平衡。其中,在风险管控层面,一方面,保险公司可建立风险识别数据平台,实现对车辆风险和质量情况的准确识别。另一方面,利用风险管控工具,动态监控车辆使用状态,实现风险的提前预警。在风险定价层面,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传统精算以及大数据,从“人、车、环境、管理”等方面细化车辆风险的定价系统,比如根据不同车辆、不同应用场景、不同风险进行精准定价,甚至是实现“一车一价”。
“营运车辆保险是一项系统性的业务,环节多、流程复杂,仅凭保险公司一方无法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联合整车厂以及保代、维修、租赁、配件等企业协同推进,更需要行业协会的统筹协调。除此之外,通过全国商用车行业大数据平台的强力支持,以及专业商用车保险人员的综合培养,提升我国商用车保险的承保能力。”钟渭平指出,参考国际经验,政府与监管部门应联手设立分摊机制,与保险公司共担风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但长期来看,货车保险市场想要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营运货车产业链上的各方共同出力,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李亚楠)